1.@dudiaohan1:唐朝诗人白居易说:人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千年之后,爱因斯坦解释的更清楚:哪里有自由,哪里便是家园……

2.刘同:舒服的感情是你聊起任何话题,对方都聊得下去,不是因为对方见多识广,而是对方极其感兴趣。了解的,对方会说你不知道的部分。不了解的,对方会问你知道的部分。听过的,对方懂得分享感受,没听过的,对方的好奇也让你充满言说欲。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是懂得你进我退和你退我进。

3.@Caviarokok:你的知识结构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被设定的,你从小接触什么样的信息,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信息一旦有错,那么人的三观就跟着出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你所坚信的,未必就是真理。

4.现在小学的应用题,是不是可以放过出水管放水管了?可以改成小明手机常亮玩游戏五分钟掉3%的电量,用充电宝三分钟充2%,请问小明一边玩游戏一边充电多久可以充满?

5.【人在排队中途决定是去是留时,排在身后的人数起着关键作用】虽然理论上来说,决定等待时间的是前面有多少个人,你后面排的人对你的等待时间没有任何影响。然而据观察发现,后面的队伍越长,人就越不愿意离开。这一现象叫做“向下兼容”心理,即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会更让人平心静气。

6.熊逸:【宋词那么精致那么美】有“红酥手,黄滕酒”的甜蜜,也有“明月夜,短松冈”的悲伤。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惆怅,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可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可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词的繁荣,大大提升了我们每个中国人情感表达的分辨率。即便我们现在生活节奏变得很快,但我们的生命不应该一直“烽火扬州路”,只惦记“西北望,射天狼”。读宋词,不单是为了感受古人的情趣,更是帮我们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

7.@和菜头:六神磊磊是一名作家,他的文章主要围绕金庸小说的故事和人物展开,因此享誉海内外华人圈。他昨天撰文回忆,金庸先生逝世的时候,背后涌入许多人,非常认真严肃地要求他停止更新一到三年不等,由此纪念金庸先生,说是为金先生守孝。

8.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子刊的研究指出,面对交通噪音,“血压高了”并不只是种夸张的说法,也体现在生理上。即使在考虑了空气污染因素后,道路交通噪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仍然非常显著。

9.【看久了一个字就好像不认识】1960年,心理学家Lambert和Jakobovits把这种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的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后疲惫了,出现短暂的“罢工”。

10.【数学天花板】医学的底层是生理学,生理学的底层是化学,化学的底层是物理,物理的底层是数学。数学没有底层,数学是造物主的游戏。女人也许会欺骗你,兄弟也许会背叛你,但高数不会,高数不会就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