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下的文章

当咸爱上甜,个中滋味谁知

当咸爱上甜,个中滋味谁知食物的咸和甜,貌似不经意间的邂逅,像是英气的女子或是略带阴柔的男子一般,让人过目不忘,许久还会想起个中的滋味。潮汕人对于这种咸甜咸甜的食物并不陌生,街头小吃的炒糕粿,生日喜宴上的白糖炒面,最后撒上的糖粉犹如冬季的雪花一般沁人心脾。还没入口之际,你会怀...

想念那些被赶走的小摊

想念那些被赶走的小摊一夜之间,朋友圈被摆摊经济刷屏了。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里,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热烈的讨论过摆摊:有人跃跃欲试着自己在疫情期间炼就的凉皮烤冷面手冲咖啡手艺,有人开始在朋友圈推送《摆摊财富小技巧》,有人已经开始畅想互联网人究竟如何改行摆摊……我的脑海里浮现的...

别忘了那些陪你走过平淡岁月的老菜场

别忘了那些陪你走过平淡岁月的老菜场有朋友调侃道,如今还能经常走进老菜场的,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人了。我特地留意后发现,情况大致如此。的确,50岁是个分水岭,50+的这群人,人生过半,多少吃过一些苦头,经历过紧日子,饿过肚子,从小就受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所以更加崇尚节...

现代食品是怎么实现保鲜的

现代食品是怎么实现保鲜的现代食品的保鲜,实际上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种不同的技术进行组合,包括控温、气调、保湿、灭菌、抗虫等等。换言之,单拎出一种保鲜技术,都不足以支撑现代保鲜技术,需要根据实际产品的特征去采取特定的保鲜方式。这就要解决第一个问题了,这些技术分别都是干啥的?...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在中国,被誉为国民经典饮品的酸梅汤,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天南海北到处看得到它的身影。炎炎夏日之下,一杯酸梅汤可以清凉解暑,但似乎谁也没有在意过酸梅汤背后的故事。说起酸梅汤的历史可谓渊源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先人就知道在夏季用梅子作为去暑...

土气云南:怎么也要吃的焖饭

土气云南:怎么也要吃的焖饭 常常幻想,在退休之后,找个大学旁边铺面,开一间小餐厅。那时节,我大概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老头,甚至得在店里挂出‌‌“禁止辱骂殴打顾客‌‌”的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做生意要和气。我会给自己放一张足够舒服的椅子,用一台足够大屏幕和足够大外放音量的手机,来...

莫把虹鳟当三文鱼

莫把虹鳟当三文鱼 越南河粉源自中国。还有一种越南特色物品也是源自中国,那就是传统女性服装áo dài,是从中式旗袍演化而得。最近两年,越南成为中国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介绍文章多起来,写到áo dài时,往往错误地翻译作‌‌“奥黛‌‌”。其实áo是衣服的意思,dài是‌‌“...

李渔的两碗面:五香面和八珍面

李渔的两碗面:五香面和八珍面李渔在《闲情偶记》的饮馔部中,对面食津津乐道,对做‌‌“手工面‌‌”如数家珍,我想,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李渔这样的名士,对‌‌“手工面‌‌”如此有心得。他独创了两种手工面,一种叫做‌‌“五香面‌‌”,一种叫做‌‌“八珍面‌‌”,五香面是自己吃的,八...

秋风起、吃茭白

秋风起、吃茭白入秋,茭白上市,是一道时鲜的蔬菜。在我们这儿,茭白被叫作‌‌‌‌“茭瓜‌‌‌‌”。我的家乡阜阳,地处皖北,至今没有见过专门种植茭白的,偶尔能见到茭白的地方就是河岸湖边。茭白叶翠茎直,实体洁白如玉,虽无山珍之气,却饱清爽本色;无湖鲜之味,却富水性真味。难怪清代文...

我爱螺,爱它的变幻莫测

我爱螺,爱它的变幻莫测辣酒煮花螺,当然是用花螺(东风螺)。成本考虑,也有用泥东风螺的。花螺壳色较浅,斑纹棕色,而泥东风螺则看起来更花哨一些。花螺产于海底沙中,泥东风螺产于浅海泥地,味道口感均无法比肩,市场上价格能差一、两倍之多。不懂行的食客,往往不甚了了,店家也就乐得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