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下雪 下的文章

盼着雪来,就像盼过年一样

清晨六点,母亲从故乡唤醒了我,‌‌“下雪了,下雪了,快看,是大雪。‌‌”母亲发来了雪的视频,从平顶到山湾,由高及低,白茫茫一片,雪把山林、菜地、田埂、池塘,合为一体了。从窗外到大门口,由远及近,仍是白茫茫一片,常春藤、樱花树、桂花树皆换了银装。母亲讲:‌‌“雪啊,要把我的花...

去海南过冬的日子想念冬天的雪

人们常把去海南过冬的人比喻成飞来飞去的候鸟。去年冬天,我像凑热闹似的成为一只“候鸟”,从东北长春飞往遥远的海南儋州,又在东北春暖花开的季节,从海南飞了回来。在海南居住的日子,每天看着街道两旁高大的棕榈树,看着居住小区里茂盛的旅人蕉、扇叶葵、橡胶树,感觉这些绿色植物,如同冬日...

灵魂深处的那场雪

癸卯年冬天,我居住的小城,寒冷的日子屈指可数,在暖冬里走过的我不禁心升失望。北国那洋洋洒洒的雪,多么让我向往。生长在西南地区,乌蒙山脚下,一场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翻着日历,迎来大寒。大寒第一天,天气如此晴好,天空湛蓝,朵朵白云骄傲地在天空飘来飘去。我只能期待天气预报了,说不...

为什么一下雪室外就安静了

我们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反射进入了人耳。而当雪花堆积起来的时候,其间会有很大的空隙。声波在雪花堆里多次反射直至能量损失大半,反射出来的就少,因此人耳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雪下的越大,雪堆就会更蓬松,间隙就会更大,吸收声音的作用就会越强。除非大风又大雪,你才会听到“雪的声音”...

写阑珊意写秋冬暖 这雪天

今天要外出去处理一些工作,我对这次来回各花一个小时的路程满怀欣喜,期待见到那纷扬大雪后万物的各种面貌。但实际路途中,思绪在混乱中游离,我对眼前那些心中神往的风景并未认真欣赏。现在我无法描述出途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以及沿途所见的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小片断。只记得自己坐在列车上,从窗...

大雪和炉火不是冬天的标配吗

许是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近年来常常暖冬,要么一冬无雪,要么就下不丁点儿,冬日里好不容易等到一场雪,也往往只有薄薄的一层。雪花落在屋顶上,很快化了;落在地面上,被行人一踩就没了;公路上就更别提了,也就比平时颜色深了点而已,只有墙角旮旯还有点白雪,可杂草还照常支棱着,放眼望去...

寒夜听雪心悠然

不是每一个冬日,都会飘雪,也不是每一个飘雪的日子人人都想听雪,更不是可以听雪的日子,每个人都有听雪的心情的。听雪,需要年龄,需要经历,需要思绪,更需要心境。没过人生中年,没有阅人察事的经历,不曾有恰逢那适合心情而难遇的雪夜,还有那回望人生不喜不悲的淡泊心情,是难得产生听雪的...

落雪的声音,是天使的声音

北方已经是寒意愈浓,南方却依旧温暖如春。昨天跟一位在昆明钻研哲学的朋友聊天,他发了一张昆明佛堂的照片,配上了一句诗: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这句诗的确适合他的心境,彼时的彩云之南,想来全然没有初冬的感觉。比起他的这句诗,此时的我更喜欢陆游的那首《初冬》:平生诗句领流...

今日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今日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2月7日迎来了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里的‌‌‌‌“荔‌‌‌‌”可不是‌‌‌‌“荔枝‌‌‌‌”。...

花雪随风不厌看 愁人正在书窗下

北方已经是寒意愈浓,南方却依旧温暖如春。昨天跟一位在昆明钻研哲学的朋友聊天,他发了一张昆明佛堂的照片,配上了一句诗: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这句诗的确适合他的心境,彼时的彩云之南,想来全然没有初冬的感觉。比起他的这句诗,此时的我更喜欢陆游的那首《初冬》:平生诗句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