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土人情 下的文章

两个女人决定从春节逃跑

大年初一的早上五点,我妈隔着书架对我说,你要是实在睡不着,不如起来拜拜,拜拜完我们回家。我跟我妈是年三十的下午赶到奶奶家的。奶奶家在绍兴乡下,我在微博发了照片,很多人都说美,说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江南水乡”。但住起来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最大的问题是冷, 饭菜端上桌,不到十分...

家以灶为要,民以食为天

岁月的风霜带走了时光的脚步,却带不走过年的喜庆。循着冬天的脚步,慢慢来到了小年。小年是‌‌“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家以灶为要,民以食为天。供灶于厨上,祭灶于小年。小年的风俗习惯,无不表达着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

一城烟火味,半城格拉条

阜阳,皖北一座小城。如今,阜阳人也爱晒家乡美食;格拉条首当其冲。这种被叫作格拉条的美食,其实就是一种面条,有点像武汉的热干面,又有点像山西的饸饹面。阜阳人说,格拉条好吃。压制好的面条,放进滚开的水里烫烫,捞出来,稍微控一控水,放进碗里,配以黄豆芽、芹菜段、豆角子、香菜,再用...

香草相伴,鱼不寂寞

广东人去广西餐厅点菜,看见“花甲螺”,往往不知所谓何物,其实就是广东常见的花蛤(花甲)。生物学上,螺也好贝也好,都归在软体动物门,统称贝类。广西人反过来,都叫它们为“螺”。去市场上买一斤花甲螺,往往还要再买一斤假蒌同炒,才是地道南宁风味。假蒌正名假蒟,拉丁名Piper sa...

罗马尼亚的三月节 春知晓

罗马尼亚的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湖边的垂柳抽出了黄绿色的嫩芽;白杨树上的杨花也蠢蠢欲动地在树枝上鼓出了一个个棕色的芽苞;地底下憋了一个冬天的小草们也悄悄冒出了头,欢快地呼吸春天的空气;花店的种类和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湖面上漂浮着上千只的白色水鸥,它们长着灰色的翅膀和橘红...

这种东西你知道叫啥吗

这种东西你知道叫啥吗南方习以为常,北方却很少见,这种东西你知道叫啥吗?这个叫筲箕,读音如“烧鸡”,是一种用竹篾编成的箩筐,常用来盛米、淘米等。筲箕在南方很常见,宁波有句话老话“饭篮筲箕吊起”,意思是丢了工作,没饭可吃了。在湖北的武汉、孝感等地方言里有个词叫“皮筲箕”,比喻滴...

那些被叫错名字的食物

那些被叫错名字的食物  云南人把油甘果(余甘果)叫做橄榄。洗净晾干,用盐水泡起来。嗓子不舒服,含一颗,慢慢嚼。初时只有咸、涩味道,吸一口空气,渐渐从舌侧到喉咙都甜起来。余甘果呈圆形,小时候看电视里面播美式橄榄球比赛,总也不明白为什么球员们争相抢夺的那个梭子状球体,被叫做橄榄...

莫把虹鳟当三文鱼

莫把虹鳟当三文鱼 越南河粉源自中国。还有一种越南特色物品也是源自中国,那就是传统女性服装áo dài,是从中式旗袍演化而得。最近两年,越南成为中国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介绍文章多起来,写到áo dài时,往往错误地翻译作‌‌“奥黛‌‌”。其实áo是衣服的意思,dài是‌‌“...

过了今天就是年

岁月的风霜带走了时光的脚步,却带不走过年的喜庆。循着冬天的脚步,慢慢来到了小年。小年是‌‌“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家以灶为要,民以食为天。供灶于厨上,祭灶于小年。小年的风俗习惯,无不表达着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

腌酸菜,杀年猪,东港别有一番情怀

冬至刚过,大雪纷扬。东港的酸菜和年猪成为这个冬天的主角。杀年猪、炖酸菜、吃猪肉,看窗外雪花纷飞——这是东港人最诚挚的情怀在中国的东北,每当临近农历霜降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人们都要忙活着腌酸菜。早些年,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要根据自家的人口情况,买上几十颗或上百棵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