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节气 下的文章

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寒倒春寒

宋朝诗人杜耒《寒夜》里写的那样: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小寒和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最后的两个季节,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两个季节,距离小寒季节还有8天的时间,但是从目前的天气来看,并没有让人们感受到冬天应有的寒冷。随着小寒和大寒节气的临近...

最美的雪,和你一起看

庄子有云‌‌“澡雪而精神‌‌”随着节气大雪来临,冷空气南下,应该要是期待白雪飘落了。期待某一天醒来,能像白居易《夜雪》形容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用雪厚压断竹枝来将描写大雪后的雪,虽不‌‌“闻‌‌”其声,但已知其茂。那时候再穿好衣裳,来一场雪仗,岂不乐哉。大...

随风不厌看,一片一片寒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的到来,是真的开始冷了。小雪的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小雪到来,寒冷也相伴而来,但是小雪也意...

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二十四节气迎来了冬天。其实冬天不单单只有冷、萧索,还有很多浪漫和美妙的画和诗句。《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冻笔:古人书写是用毛笔蘸墨汁,气温降低,把笔头都冻硬了,所以正好偷懒不写新诗。寒炉:冬日里的炉...

秋深露重,勿忘添衣

萧萧秋意,暖暖添衣。今年的寒露时间为2019年10月8日16:14:37 星期二,农历己亥年九月初十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它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今日秋分,日光夜色两均长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中国天文年历》显示,9月23日15时50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入秋‌‌”。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注意添秋衣,以防着凉感冒。据了解,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

出伏后的秋凉

念叨了一个暑假的三伏天,终于算是过去了!这40天,我们被蒸过、煮过、烤过、淋过……真想为坚强的自己鼓个掌!秋天终于要来了,但你的身体准备好了吗?接下来的34天,尤其要注意!8月20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这34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这段时间早晚温差大...

一叶落,知天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结束,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民间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从这一天起,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虽然天气依然在伏天暑热里,但是早晚吹来的微风里,已有了丝丝凉意。一叶落,知天下秋在古代,人们对四季更替异常敏感。每到立秋,皇帝都会率...

夏至 懂得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的道理

夏至夏季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二十四节气解》说:‌‌“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影短至,故曰夏至。01阳极之至,自强不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中华大地阳气最盛的一天。此时,六龙天行,属于《易经》的乾卦。天行健,君子...

为什么自然光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

随着春回大地,漫长的冬日接近尾声,北半球日照时间开始延长。灿烂的阳光也使许多人心情顿觉开朗,幸福感增多。人人都知道阳光是世间万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自然光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对我们身心的影响和作用有些时候可能是你想不到的。下面我们给你梳理一下自然光对人的心情、大脑、睡眠、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