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下的文章

梁实秋:北平的白肉

白肉,白煮肉,白切肉,名虽不同,都是白水煮猪肉。谁不会煮?但是煮出来的硬是不一样。各地的馆子都有白切肉,各地人家也都有这样的家常菜,而巧妙各有不同。提起北平的白切肉,首先就会想起沙锅居。沙锅居是俗名,正式的名称是‌‌“居顺和‌‌”,坐落在西四牌楼北边缸瓦市路东,紧靠着定王府...

再见,凉面。再见,夏天

‌‌‘凉面,是夏天餐桌上的最后一抹风景‌’记得小时候,母亲总在炎热的夏天做芝麻酱凉面给我吃,她把黄瓜丝、煮黄豆、豇豆丁这些菜码分别放在不同的盘子里,使桌上看起来丰富些,吹着电扇坐在餐桌上等着面出锅、过水的时间,好像总是过得特别慢。这是曾经的北方家庭里最常见的夏日场景。姥姥家...

来一大碗羊杂碎

骨、肉之外,就是羊杂碎了。羊头、羊蹄在杂碎中地位要稍微高一些。羊头,弄熟后,可以是宴席上的一道凉盘。头上的肉悉数剔下来,盛在羊的头骨中,羊脸、羊舌头、羊脑子、羊目。是蒙餐宴席凉盘的一个重镇。我曾在夜市上看到一位女士,涂朱唇、指甲留得很长,也美了甲。拣了个座,点要一个羊头,不...

在美国要尝试的五种美食

1.苹果馅饼俗话说‌‌“美国人是苹果派做的‌‌”是有原因的,因为美国人真的很爱吃苹果派。而且不要以为核桃等干果才是关键的,因为糖、黄油和苹果切片才是苹果派的精华!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甜点,但是有不少人用了一辈子去热爱它。2.汉堡包就像中国一样,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地区的口味,所...

回忆老北京的早点

回忆起老北京的早点,我的头脑里就会出现六十多年前的一幅画面: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南口路西的一个早点铺。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有一位四十多岁瘦骨嶙峋的老太太,骑在一张条凳上,凳子的前端有个豆腐磨,两侧一边一只小桶,一只小桶是泡发的黄豆,另一只承接从豆腐磨嘴流出的白白的豆浆。那时,...

有哪些是你去了重庆才知道的事情

千万别信重庆人说的重庆。什么火锅辣呀,什么热呀,都是重庆人怕外地人多了火锅和小面涨价,重庆是个避暑胜地,789三个月凉爽宜人,夜里冷。建议来重庆的带上毛衣毛裤,羽绒服可以不带。你经常看到路边有人烤火。如果吃小面,建议要特辣的,他们为了降成本,舍不得放辣椒,总是吓唬你说很辣。...

关于苦瓜的哲学问题

苦瓜该不该苦?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苦瓜其实也可以不苦。切片后的苦瓜撒上盐,手揉三分钟,待青色汁水渗出,苦瓜在盐分和双手的催逼之下,已经将最苦的汁水排出,下锅翻炒就已无苦味。若是配以猪肉少许蒜子几瓣,再用葱白提香,这一道菜反倒能吃出几分甜腻来。或者,滚水一焯,破坏苦瓜的细胞壁,...

你看这叶子金灿灿,多像那碟海南鸡饭

立秋时节清凉始,葵花向阳盛开时。立秋是个讨人喜欢的节气,即使南方人知道秋天还未真正到来,可作为秋季第一个节气,也总算让人有了清凉的盼头,一年走过一半,春夏是闹腾的青翠,秋天是漫天的金黄,就像染了姜黄粉的鸡油饭,就像黄澄澄的鸡,可爱至极。立秋前一天的夜晚,路过一家茶餐厅,金黄...

拍黄瓜简史

凌晨3点,大洋路市场的黄瓜道(市场内道路名称)都会聚集着数十辆装满黄瓜的卡车,它们与西红柿、萝卜一样,是大批餐饮场所的主要消费食材,这样的场景在新发地、大红门等批发市场屡见不鲜,每看到这样的盛景,便知道,夏天到了。整箱嫩绿的黄瓜,等待着厨师的采买、装车,接下来,它们中的大多...

在火车上吃碗面

火车上,在经过了一番到站以后下车上车找座儿的喧嚣以后,随着车轮轻缓地重新运转和窗外的景物顺序后移以及换道岔的剧烈摇摆,大家立刻又开始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几乎没有人再说话,几乎很安静——如果不是总有推着小车叫卖蓝莓果的貌似列车员又不是列车员的可疑者的话。虽然人不是很多,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