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下的文章

关于吃的文字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里有一段情节,许三观在自己生日那天给自己以及妻子儿子各人炒了一碗最爱吃的菜,我看到这段情节时,饿得不行,似乎比自己真实地吃更来劲、更香,这一段是边咽口水边看完的。最奇妙的是许三观并不是真的架着铁锅,燃了大火,放了好油来炒菜,而是用两片嘴皮子炒,比如他给...

江湖味道之春笋知时节

江湖味道之春笋知时节 古龙小说写得好,却是洋才子出身;偶尔用起典故,难免有些小毛病。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里说李寻欢,‌‌“人虽不俗,却从来不吃笋‌‌”,情节上看,是为了下文他没有喝林仙儿的排骨笋汤,从而发现秘密做铺垫,字面上则是暗地引用了苏东坡那首《于潜...

沉浸在那种黑甜乡里

沉浸在那种黑甜乡里 吃到了闻喜煮饼。其实闻名久矣,久得隔了一个世纪。属于我上个世纪的嬉游,那时候去山西游荡,还是煤炭没落的年代,一路烟霭沉沉,往偏僻的路线走,唯一的大城是大同,云冈石窟里的石头人儿被各种煤烟熏得像化妆舞会,还有许多倍割掉了头颅的身子,也是乌...

记忆中的酸甜苦辣咸

记忆中的酸甜苦辣咸 酸永远爱吃酸豆角,一把刚泡好的脆卜卜还绿油油的豆角,从坛子里捞出来,水里泡泡去掉盐臊气,快刀切成小段,五花肉剁成臊子,几颗干辣椒,再拍一点儿蒜,起油锅蒜瓣和辣椒炸出香味,放肉臊一起爆炒,再把酸豆角倒入,加一点浏阳豆豉和生抽,简直能立马下...

你会买雪莲果吃吗

有一阵子,街上兴起卖雪莲果,一大堆一大堆的卖,灰头土脸的果子,一开始很少有人问津,问了的人也摇摇头走了,不知道怎么吃:这居然不是红薯?这是水果?不可能吧。红薯买回家蒸着吃、烤着吃、煮着吃,运气好的,又甜又香又糯,美得很。这像红薯一样的水果买回去怎么吃呢?雪莲果的人很热情,现...

京城食记之淮扬菜

京城食记之淮扬菜“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还记得叶圣陶先生曾写过,一个雪夜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般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这样的一种心情,初看有些矫情,就好像人们总是调侃那些看到叶落就会伤春悲秋的人。然而当你真的远离了故乡的时候,...

梁实秋与汪曾祺,美食美文大PK

梁实秋与汪曾祺,美食美文大PK 年关刚过,在老家大吃四方后才回来,又开始想念故乡的美食了。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都是常情。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啊,吃饭就吃饭,你拍照是怎么回事儿?他们说,饭前先让手机‌‌“吃饭‌‌”,为的是能自己‌‌“起范儿‌‌”,从前的人没有手机...

调味的时候,盐和酱油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盐舌尖中国里诺邓的盐在国内根本排不上号,自贡的贡井盐要好吃的多了。我心中最好的盐,来自四川资中的罗泉。这个地方供奉着全世界唯一的一座盐神庙,盐神是管仲。盐神庙中心的井,自秦朝开始供盐。1925年凭借井盐这一个单一品相获得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这盐有很成年人趣味的味道。)国外...

外面的雨再大,也淋不到我的煲仔饭

人总是这样,开心时吃一顿,伤心时吃一顿。似乎没有什么是美食没法治愈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馋想,人们也慢慢学会了巧立名目。节令,也成了多少人解馋的借口。食物和节令似乎存在一定联系,比如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冰棍。然而有时候并没有标准答案。比如立夏,有的地方讲究喝粥,有的讲究要吃饭。或...

就这么简单,别再说你不懂餐酒搭配了

葡萄酒是一种天然的,复杂的却又容易被人们所欣赏的饮品。虽然有些红酒卖得很贵,有些葡萄酒知识显得很专业,但作为一个普通的餐酒消费者,了解以下内容就足够了。葡萄酒与菜肴的适配原则是酒与菜的风格不要一个压过或掩盖了另一个,葡萄酒与食物的姻缘很巧妙。葡萄酒与美食搭配是人体感官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