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下的文章

冻水果原来这么好吃

长到这么大,我居然现在才知道,一些水果冻起来原来这么好吃。操作全都肥肠简单,就放进冰箱冷冻室,冻一冻拿出来就好了。有些口感像沙冰,有些像冰淇淋,有些像冰棍,非常奇妙。以前只吃过冻杨梅,感觉简直白活+1.....这几天我不管买啥水果都会丢进冰箱冻一冻,然后兴致勃勃的拿出来看看...

吃就吃吧,还要写出来馋别人

唐朝长安人,喝的主要是米酒。那时离阿拉伯蒸馏技术引入还有小几百年,酒都不烈,所以李白斗酒诗百篇,不会酒精中毒。新酿米酒,有酒渣,是所谓浊酒;过滤了,就是清酒。清酒待客,自然更端正些,但白居易这新酿米酒,还有酒渣如绿蚁呢,于是格外质朴自然,让人想盘腿坐下来,红炉呵手,喝新酒。...

那一碗豆腐花,是我最初的甜品

粤式甜品里面,除了姜撞奶,作为甜食一级爱好者,我好像没哪个是不喜欢的。喜欢甜腻的双皮奶,爱苦涩龟苓膏,钟情于糯香的红豆沙,在夜里饿了却更想喝一碗清新的桂圆红枣鸡蛋糖水。但一定要找一个“最爱” 我绝对毫不犹豫选择豆腐花。我对豆腐花的记忆起源于幼时。那时,每逢周末我和表弟们都会...

并没有最正宗的重庆小面

世上没有所谓最正宗的重庆小面。惟其如此,这玩意才好吃。身为重庆女婿,当年最先爱吃的,是老四川的牛尾汤,邱二馆的鸡汤,陶然居的芋儿鸡和田螺。后来是镇三关的火锅,江边的柴火鸡和火盆烧烤。最后,返璞归真,每次去(回)重庆,最爱吃的变成这三样:冰粉凉虾西米露;油茶;小面。小面没那么...

人世间甜事不多,酸一酸正好

李世民跟两个大臣的名八卦,都和醋有关:先是魏徵老摆山羊鼻子冷着脸训当朝天子,太宗想反施恶搞出口气,听说魏大爷爱吃醋芹,次日设宴,赐他三杯。魏徵喜形于色,张牙舞爪吃尽,斯文扫地矣。后是房玄龄夫人坚决抵制天子赐妾,太宗于是派下一杯鸩酒:自尽去吧。一夫一妻制的坚决拥护者房夫人喝了...

无端端地想起家乡的面

在深秋的清晨醒转,瑟缩在被子里,在起与不起之间,总是会无端端想起家乡的面。我的记忆清晰无比:那是在正义路和庆云街的交叉口,如今是步行街的地方,就在福临堂药店的对面,曾经有过一家面馆。在无数个清晨六点半,我缩着脖子,背着双肩包,掀起厚重的透明塑料幕帘,成为它每天最早的十个客人...

吃一餐疙瘩汤

或者人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的放不下的食物,疙瘩汤虽然并不是我完全放不下的食物,却因着别人眼目心中的食物,而想到了我也有,便写它一写。说起汤不得不说一说粥,因为家乡一日三餐中,有两餐是粥加主食而来。所以,家乡的人少吃汤,不管是广东的煲汤还是陕南陕北的糊辣汤,都极少吃,而疙瘩汤则...

两个人的火锅

‌‌“街头小巷子,开个幺店子;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炉上摆锅子;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很早,他就知道郭沫若写的这首打油诗,想郭沫若虽然人品不咋的,到底还是有才,这寥寥几句,把川式火锅的精髓写活了。也因此,...

桌上有黄桃罐头,妥妥的

在东北,桃罐头是一种仪式化的食品。如同瑞吉酒店的马刀开香槟,阿拉伯国宴的烤全骆驼,每个地区总有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食品,在东北,不同的食品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带鱼,它在东北人眼里就代表着 “送礼”。带鱼产量极多,但出水即死必须冷藏,而东北是最不缺冷藏条件的地区。所以过去一到冬...

懂吃的人基本断档了

我是继父亲(汪曾祺)之后在家里掌大勺的。尽管口味上有没有遗传很难讲,但是在负责为家人做饭这一点上,算是遗传。在我们家,母亲很少做饭,起初是父亲做饭,父亲上岁数以后,做饭的任务就很自然地落到了我身上。这是职责所在,既然干了这个活儿,就不能凑合,得让大家满意。我自己对美食没有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