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亲 下的文章

妈妈种的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

雨季不会再来

最近的雨属实有些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春夏交接的季节,因为这连绵阴雨却有了秋天的阴凉味儿。新区医院门口的商场里放着莫文蔚的《阴天》,低沉沙哑又慵懒随意的嗓音,倒与阴天的沉闷心情颇有不符,商场外来来往往的人涌向地铁口,我和妈被裹挟在人群中,转入地下通道,明晃晃的灯把前方照的透...

祭母文:人生归途,至此徐行

母亲是童养媳。贵州风俗里面的童养媳,就是在两家约为婚姻之后,女孩子就已视为男方家的人呢,可以前往男方家居住、生活,等到成年后再正式结婚。在六十年代的贵州乡间,这样的风俗还是普遍的定例。外公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不识字,年轻的时候除了有点颜值,本身不名一文。民国时代自己没有土...

每次出门,我妈都觉得我去荒野求生

去别的城市上大学,实习,工作……每一次离开家,母亲都会往我的行李箱塞进一大堆吃的,比如新鲜买回来的苹果,比如家里亲戚种的地瓜,比如做好放在保鲜盒里的蜜汁鸡翅,甚至几乎和方便面一样方便的面(非方便面,热水泡开便可以吃)……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煲汤的汤料。如此,每次出门...

上帝看她受不住了 召她回去了

小学的时候,患了一种咳嗽症,妈妈带我看了很多医生,买了很多药,但是医生说,吃药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好。但妈妈不信,打听各种偏方,每天给我熬药,看着我咳到不能吃东西,她比我还难受。药确实没起多大作用,三个月后,我开始慢慢恢复,妈妈却累得生了病。每当回想起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

不顺心的时候何以解忧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

我妈一定还在牵挂着我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

这香味,不思量也难忘

美食起源多半和某位历史名人有关联:屈原与粽子、苏东坡与东坡肉、杜甫与五柳鱼,诸如此类。而我说的美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根美食,乡土味道,更贴切地说就是母亲的味道。即便是母亲炒的一碗新鲜的野菜,马兰或者是苜蓿菜,都是醇香可口。飘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总让我陶醉其中。那些年,虽然...

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

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建康,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

江上的母亲,读罢泪雨滂沱

好文回顾壹江上的母亲这是一篇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于怕轻轻一抚就砉然断裂的弦丝。却又恍若巨石在喉,耿耿于无数个不眠之夜,在黑暗中撕心裂肺,似乎只须默默一念,便足以砸碎我寄命尘世这一点点虚妄的自足。又是江南飞霜的时节了,秋水生凉,寒气渐沉。整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