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下的文章

时光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慌

退回去几十年,在我们乡下,是不把阳历年当年的。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春节才是年。这一是与物质生活的贫困有关——因为多一个节日就多一次奢侈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观念问题。春节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日,春节一过,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而春天的来临,也就是...

人生交往中的3不问5不说

苏东坡在《贺欧阳少帅致仕启》中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意谓很有胆量而不露声色,表面上好像胆小,“若怯”深处是“大勇”;很有智慧而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若愚”背后是“大智”。对于聪明人来说,最大的智慧是能够管住自己的嘴,懂得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问。三不问1....

过了二十三 新年眨眼就到了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

一个意思: 遮阳还是遮阴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有一个叫做‌‌“羡余否定‌‌”的语法(也有人称‌‌“冗余否定‌‌”)。说的是那些形式上含有‌‌“不‌‌”‌‌“别‌‌”‌‌“没‌‌”但是实际上不表示否定的语言现象。所以,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系列的同义异构句式,即羡余否定句式和他们的肯定句式。除了原回答中提到的...

看相识人 由表及里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老话有理,相由心生,看相识人,由表及里,相定乾坤。所以,别小看你身上的一个个相,内藏奥秘,它们可能决定了你这辈子的整个运势和运程。古人说,人吃饭时一定要手扶碗,‌‌“手不扶碗穷一世‌‌”。俗话说:‌‌“要以食就口,不要以口就食。‌‌”意思也是说...

人生天地常如客 何独乡关

读此文字,甚是可爱,录于此。 别诗南北朝·范云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八至诗唐·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西湖明·袁宏道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

万物静观皆自得

春梅花漏泄阳和信,才残腊又新春。东风北岸冰消尽。元夜过,社日临,中和近。天气氤氲,花柳精神。驾香轮,驰玉勒,醉游人。清明过了,飞絮纷纷。隔孤村,闻杜宇,怨东君。叹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尘。寂寂落花伤暮景,萋萋芳草怕黄昏。夏清和天气逢初夏,更何处觅韶华!端阳过了炎威乍。藤...

烦心的时候 看看人间之味

人,有的时候会很烦。烦的时候怎么办呢?可以放开肚皮,美美的吃一顿,可以约上三五好友,狠狠的喝一顿,或者干脆换上跑鞋,来个半马什么的消消气,又或者干脆蒙头大睡,一觉醒来,云消雾散,万里晴空,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嗯,还有一个办法,看看汪曾祺的文字,看着看着,人就会慢慢的安静下来。...

美盲要比文盲多

行路长见闻。一路名胜之多,令人不暇接,而‌‌“美盲‌‌”之多,也是见闻之一。我乘船去长江支流大宁河的小三峡游览,发现同舟的几对青年男女,每人手里一本小人书,抛开两岸的大好风光,看书度光阴。另见一胜地,陈列了许多老树根,神态突兀,确是极好的欣赏对象,然而也许正是为了‌‌“欣赏...

曲终人不见,痴人数陶庵

你,官宦子弟,酷爱繁华。你,从小享受锦衣美食,爱好广泛。你好精舍、好美婢、好仙衣、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美食、好花鸟……你在王孙子弟中微笑穿梭,风流潇洒。你是那样任性,家乡绍兴的日铸茶那样有名气,在宋朝时已被列为贡品,可是你不满意它的味道,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