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下的文章

悼屈子,赛龙舟,包粽子,咏离骚

《和端午》:宋代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过三闾庙》:唐代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来体会一下豪放大气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因为一首诗 记住一个人

《全唐诗》收诗49403首,作者2807人,然而就有那么几个人,作品仅仅流传下来十来篇,甚至只有两篇,然而他们还是任性地用一篇,就征服了读者刁钻的胃口。一首成名诗,足以流传千古。一首诗,有的时候是孤篇横绝的气势。一首诗,有的时候是一份唯美的爱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热情就这样散尽在风里

前段时间,何赛飞老师的一段视频引发热议,在话题冷却了几日后,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番感慨。上文提到的视频情节大体经过为,某戏曲节目上,一位年轻演员呈现了精彩表演,在之后的评比环节中,主持人表示,这位年轻演员的水平虽高,但工作待遇却一直都没得到保障,不仅多年没有转正,而且每个月的...

趣谈北京话

我是一个口音很重的北京人,北京话是一个揭不掉的烙印。在北京以外的区域工作时,我曾经非常小心的使用自己认爲极其标准的普通话,但是瞬间就会被人识破,并屡屡被人讥诮拿腔拿调儿的。就北京话来讲,儿化音当然是最突出的特色,但是还有其他很重要的部分,比如咬字丶语气丶音调丶语速丶顿挫,缺...

杜诗的高境界在他不著一字的妙处上

下面继续要讲杜工部。杜诗与王诗(王维)又不同。工部诗最伟大处,在他能拿他一生实际生活都写进诗里去。上一次我们讲散文,讲到文学应是人生的。民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张文学要人生化。在我认为,中国文学比西方更人生化。一方面,中国文学里包括人生的方面比西方多。我上次谈到中国散...

做人十大雅俗共赏

1熏香如果世界过于喧嚣,但让人静下来的方法也有许多种。有人觉得走进山林听山间风过就能安静下来,有人觉得独饮一壶茶也能让人身心安静。而有人则喜欢焚一缕馨香,在呼吸间抚平心中的烦乱,当下便拥有内心的宁静。焚香自古以来就是让人身心自然宁静的一种方式。古人读书常以香为友,独处时喜以...

十个趣味小知识

人浮于事,是静不下心来做事吗?‌‌‌‌“人浮于事‌‌‌‌”这个词里的‌‌‌‌“浮‌‌‌‌”字是什么意思呢?是‌‌‌‌“漂浮‌‌‌‌”或‌‌‌‌“浮躁‌‌‌‌”的意思吗?我们现在用的‌‌‌‌“人浮于事‌‌‌‌”,原来是写作‌‌‌‌“人浮于食‌‌‌‌”的,出自《礼记·坊记》。孔...

小满未满刚刚好

时光悠悠,转眼就进入了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小满,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将满未满,还有可以发展的空间,还有盈余可以去充实。一切都是看得见的现在进行时,目光可及,触手可及,心灵可及,这真是一场令人心生感动的期待。有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人生值得珍惜...

那条我没走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呵,留下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