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孟婆汤 2023年10月31日 杨绛 20 我登上一列露天的火车,但不是车,因为不在地上走;像筏,却又不在水上行;像飞机,却没有机舱,而且是一长列;看来像一条自动化的传送带,很长很长,两侧没有栏杆,载满乘客,在云海里驰行。我随着队伍上去的时候,随手领到一个对号入座的牌子,可是牌子的字码几经擦改,看不清楚了。我按着模糊... 阅读全文 0 评论
一碗凉面的味道 2023年10月27日 沐沐的玩具 12 凉面,广泛出现在川湘鄂地区,巴蜀人将凉面归于“担担面”一族,是夏季消暑解燥,打开胃口的时令小吃。凉面在四川有挑担卖的,摆摊卖的,坐堂卖的,特别是天气转暖以后,各种小吃店都会售卖凉面。成都著名的洞子口张凉粉,除了伤心凉粉,甜水面之外,凉面也是其一大招牌。四川的凉面采用圆棍面条... 阅读全文 0 评论
写什么什么精彩 想什么就画什么 2023年10月27日 林岫 7 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笔似有神力,写什么,什么都精彩。写作余暇,汪先生做什么呢?唱京剧,哼昆曲,韵味十足。兴致好时,也作书画。其书画,简洁明快,遣兴自娱,颇见文人书画气息。他画画,不惯设色,以素净为主。想着画什么,顺手裁张宣纸,就着案头笔墨,随心所欲地涂抹一番。画完,落款,钤印,... 阅读全文 0 评论
放下忙碌像宋人一样生活 2023年10月07日 最陶瓷 17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味。什么叫文人,其实是不容易界定的,我们说知识分子是文人吗?或者学者是不是文人,好像有一点划等号,可是你又会觉得学者有时候太严肃,知识分子你会觉得只是读了很多书,文人的意义好像更大,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 阅读全文 0 评论
圪坨是一种富饭 2023年10月02日 贾平凹 13 圪坨,陕北语,关中称麻食、猴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圪坨煮出,干盛半碗,浇羊肉汤,乃羊腥圪坨。吃圪坨离不开羊肉汤,民歌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紧跟上”之句。圪坨是一种富饭,羊肉汤里有什么好东西皆可放,如黄花、木... 阅读全文 0 评论
林语堂:我于秋是有偏爱的 2023年09月03日 林语堂 8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一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 阅读全文 0 评论
最顶级的 Top1 博主李白 2023年07月18日 瘦马SoMe 32 最顶级的 Top1 博主李白李白是古代最顶级的 Top1 博主。他活了 61 岁,一生游历 18 省,206 州县,登顶 80 多座名山,游览 60 多条江河溪涧,泛舟听曲 20 多处湖潭。李白通晓大唐各种乡音,所以才会用最朴实的泛用文字,提笔写出最璀璨的流传篇章。李白极奇... 阅读全文 0 评论
清凉的三重内涵 2023年07月15日 墨 8 炎炎夏日,酷热浪潮阵阵袭来之时,除了手中紧握黑胶雨伞,还不妨在心中回顾一番经典诗词,给心灵也抹上一层“防晒霜”。盛夏消暑,有三首诗词,将清凉的三重内涵娓娓道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有一个非常出名字的... 阅读全文 0 评论
青菜是必点的 2023年06月25日 韩磊 18 芥菜的“芥”,广东读如“盖”。宋本《广韵》说:古拜切,列在去声部中。声母g,韵母ai,去声,读“盖”。不过语言随时代发展而变迁,现代汉语各种词典中,已经二音并列,读哪个都行。云南芥菜有大有小。吾乡地处滇东北,主要吃大芥菜,称作“青菜”。白水煮出来,打糊辣子蘸水吃,原汤苦中带... 阅读全文 0 评论
非凡的绚烂:在卢浮宫展出的那不勒斯藏品 2023年06月24日 艾娃 16 《变形》,木板油画,由乔瓦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于1480 年代早期制作。©Museo e Real Bosco di Capodimonte. Per gentile concessione del MIC-Ministero della Cult... 阅读全文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