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 下的文章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 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

峰终定律:在最美好的时刻离开

我的祖母说过:“人们应该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因为这个认知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是我 的祖母,而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他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峰终定律”: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 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就越深...

42个让你嘴角上翘的事儿

 “你生命中最棒的事儿是免费的。”这是句频频被引用的句子,可这会是真的吗?事实上,我确实这么觉得,特别是,当想到我接下来要说的42件简单、美丽又绝对免费的事儿。它们中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将笑容带到你的身边,还有你身旁人的身边。毕竟,还有什么事儿能比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更好并让有自己...

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

生活中无处不充满了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普遍引述的一个验证实验就是: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才会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收藏家来开门了,连续打开三扇不锈钢门,才走进屋内。室内的灯光非常幽暗,等了几秒钟,我才适应了...

你为什么总是没朋友?

没有朋友也能走下去你是否认为,无法顺利结交朋友的自己是个失败者?或者正苦恼于朋友太少,甚至形单影只?我直说了吧,这种想法根本没必要。所谓的‌‌“朋友‌‌”,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就算没有,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不便。在我看来,‌‌“朋友‌‌”的实质是——无价值麻烦在一起也并不...

惨烈的重逢

有一天,我去坐计程车。台北市大概七成以上的人都认得我,所以我在台北很守规矩,走路一定靠右边,不会一边走一边抽烟。那个计程车司机在听古典乐,那音乐恰好是我当时唯一能接受、唯一喜欢的肖邦。我很高兴。他从后视镜看到我。我说那是肖邦啊。他说对啊。他很含蓄的说,导演你好,我常常想,如...

你生命中的两把快刀

认识一位资深的整形医生,我问,您可以一眼就看出谁整过形吗?她说,基本可以。特别是演艺界的人,他们的脸是公开的档案。我说,整形效果难以持久,是不是他们碰上了手艺不堪的整形医生,所以事倍功半呢?她说,整形这件事,大约有60%的效果要仰仗整形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还有30%要看接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