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乡 下的文章

这么多年了,还是想念家乡的小吃

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往往最思念的就是从小吃惯了的、家乡的小吃。我也不例外。每当我在电视上或电脑的视频上看到介绍各地小吃的节目,就不由得会垂涎欲滴,回忆起以前吃过的、见过的各种家乡小吃。除了四处游走叫卖的。至于固定地点摆摊卖小吃的那就多得多了。我将小镇街上从东到西记得的,一一...

更高处的柿子 留给风和鸟

秋天的傍晚,夕阳移到几栋高楼后准备降落。山与高楼并排着,但山比高楼矮。山林的树许是参差不齐,剪影如齿轮般。夕阳的光芒在五点四十分左右最刺眼,橙色的光从球体喷射,落向四面八方。在灯亮起之前,它成了这一天里我看到的最后一缕自然光。夕阳不是从山和高楼后面落下去的,而是掉进了云里,...

小时候,爸爸是我的超级英雄

小时候,爸爸是我的超级英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次读完龙应台的这句话,莫名的滋味就会涌上心头。...

糖稀是不是糖

像从拔丝地瓜拉出的长长的线,穿过岁月的云层。红的、白的、黄的、琥珀的由软及脆的甜蜜往事,让人凝视那个瞬间,看到静止在丝线上糖稀,包括熬糖稀的人。甜菜疙瘩是农村常见的东西,所谓常见,也是过去的事,我小时候常见。现在的孩子,你问他甜菜是什么,他不说成是沙拉就算不错了。当然它们也...

远行千里,思念家里街头的那只鹅

烧鹅,不似北京烤鸭出自名门,有人作传,百度百科中甚至只字未提其起源,制作方法也不过百余字,大约可概括为,取90日龄鹅,取内脏,调味汁,缝鹅腹,灌汁充气,热水烫火炉烤均匀刷上酱料,晾凉即可。繁琐而并不讲究,用料皆方便得到,似是古时粤地区人民过年节才会亲自动手制作的一道美食。 ...

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得到一点甜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植物可当水果,那就是甜杆儿。甜杆儿是专门种来给我们当零嘴嚼咕的。它的样子和高粱差不多,同样粗细,同样的个头,一节骨一节骨长,最上面是一蓬如高粱一般的穗子,穗子成熟也红,同样结满籽粒,但我始终不知道它的籽粒能不能像米一样做饭吃,没试过。不当米,它们干什么用呢...

一些日常小事 并无任何关联

渐渐有点懂了,为什么人年纪大了总想回到故乡,又或者在千帆过尽之后想要隐居小镇。因为在这些遥远的、缓慢的角落,还找得到一些微不足道却不可思议的东西——1,我偶尔会去山下附近的小镇菜场买菜。最近差不多有一年没有回来,今天再去菜场,几个熟悉摊位的大姐居然还都记得我,“好久没看到你...

吃过很多菜 最难做的一道叫家常菜

吃饭是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日常的吃饱却不一定了。一家店,最难就是变成家常去处我到现在都不怕被人打,逢人就说,深圳是没什么太好的东西吃的。至少三年前我还在深圳的时候,是这样的。那时我家楼下,南头街有家烧烤店,店门口自豪的打着一个招牌——since 2003。十年的店,在深圳就差...

桂花隐在糕料里,不言不语

桂花是在中秋前开放的。花梗处、叶子荫下,黄色的小花细细碎碎地开,像无惊无澜的日子。小时候,当院子里飘来了桂花的缕缕清香,我就知道,我魂牵梦萦的中秋节不会远了。每年过节前,小姨都会和母亲一起做白糕。母亲先把糯米炒熟,碾成粉末儿,随后掺上白糖浆搅匀。糕料制作好了,她就在桂花树下...

我到了格外关注天气的年龄

我开始格外关注天气的变化了,过去时刻关注天气的只有父亲和母亲。那时,我眼里的天气与手头上的玩具别无二致。晴日,天上有棉花云可看,它们千变万化,我能从那些棉花里,发现小猫、小狗、鸡鸭鹅们。甚至,还能一路追踪它们的路线。万里无云也不单调,整整一个天幕的蓝,花大心思涂抹,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