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情 下的文章

有后妈是怎样的感受

我的亲妈在我一岁的时候,从摩托车摔下来,就那么不巧,后脑勺着地,没了。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让我爸把我照顾好。爸爸那时候也年轻,不过二十七八,不可能带着我一辈子不娶的,爷爷奶奶也很清楚,外公外婆也很清楚。三岁多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年轻姑娘,未婚,举着棒棒糖让我叫她妈妈,这就是我...

以后的路,你要学会自己走呀

上周和一位医生朋友吃饭,席间我们谈起了生死。他说从医这么多年,生死浮于眼下是常事,初时尚有悲悯之心,见识太多,便很难生出哀恸之意,戴着口罩披着白大褂目不斜视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冷漠。借着薄酒半酣,他对我讲了一件事情,那件事情,令他很难过。前段时间医院转进一位病人,胃癌。朋友所...

我曾是那个去打酱油的孩子

广东人把酱油分为生抽和老抽,这也是比较独有的名称。生抽比较咸些,一般用来炒菜调味的,例如:早餐吃白粥的时候,煎个鸡蛋,然后在鸡蛋熟后洒几滴生抽进去调一下味,啧啧……生抽一接触到锅和鸡蛋的一刹那,就将鸡蛋的鲜香完全散发出来。有了这样的煎蛋,我瞬间觉得平时不怎么喜欢的白粥也显得...

往昔流转初相识

一直成了习惯,每年油菜花开的季节,都要到田野里去。想不起是哪年春天在凤桥镇了,集市就长在一片没有尽头的油菜田边上。记得那天要了一捆圆白菜,乌亮亮的大个儿的荸荠怎么都挑不完。乡人将自家产的草莓摊在笸箩里卖,小摊上卖油炸的土豆条,拌上鲜嫩细碎的鱼腥草。真是,你花不了多少钱,就能...

承认吧,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爱父母

‌‌“多年的儿女熬成客‌‌”,这是这几天盘亘在我心头的一句话。有时,明明是最亲近的血肉亲情,父母对我们反而客气甚至谨言慎行,就算心里有不满也不说。因为,被嫌弃是每个为人父母都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是我看了小津安二郎的经典之作《东京物语》最深的感受。上日本有一对老夫妇...

年轻人的崩溃:带上父母去旅行

端午假前,我就安排了爸妈来北京探望我。说是探望,其实我是有私心的。一来,工作后,我几乎没有时间陪他们出去旅行,短假期逛逛北京正好。二来,我想展现一个能妥善照顾好自己的我,堵上他们总催我回家的嘴。在他们没到之前,我还回忆杀了一波,甚至脑补了接下来几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心...

关于我爸

今天父亲节,发一篇《我们唱》里的旧文。我和我爸感情很深,但从未当面表达过。去年我送了一本《我们唱》给我爸,不知道他读了没有。说说我爸。我爸是个生不逢时的文艺青年。作为中国最倒霉的一代高考生‌‌“老三届‌‌”,他在高考取消的那一年下乡,从北京去了北大荒。在北大荒度过的六年时光...

麻脸老汉的最后一天

生活无法预料,就如同没有任何预兆走了的麻脸老汉。麻脸老汉穿好衣服时,老婆子已做好了饭,放在玻璃茶几上。小花盘子里除去放着几个花卷,还有两碟子菜,一碟子西红柿炒鸡蛋,一碟子包菜炒粉条,好像还放了几片牛肉,这都是他最爱吃的。老婆子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手脚麻利,特别一手好茶饭,让他...

又到粽叶香飘时:姥姥的端午节

五月五,艾叶糯米水煮,火也慢些烧,蛋也慢些煮。犹记儿时,晨曦微张,酣睡正眠,忽闻粽香飘枕边,一跃而起垂涎。端午节近了,姥姥又开始忙活了,骑着三轮车去赶集,买粽叶,糯米,黑米,甜枣,鸡蛋,鹅蛋,鸭蛋,一股脑的一大堆。小镇的集市离姥姥家有三四里地,一个上午,姥姥来来回回跑二三趟...

老人旧屋,中国人谓之福气

中午一点到家,母亲正好在门口弄晒地上的老蚕豆,父亲刚刚午休起床。午休是老人家的习惯,每天时间不长,但必须睡。父亲午休后准备和母亲下地包桃子。桃子不用纸袋包,恐无多少收获。我见到父亲,跟他老人家说,你不是都不管了么,还去包什么桃子?父亲嘿嘿一笑,说多少还能帮你弟弟干点,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