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缤纷人生 下的文章

探索不尽的大千世界, 韵味无穷的缤纷人生

人生万般专注始

人生下半场伊始,百无聊赖,日子在手机里是个让人崩溃的事情。年轻时,彼此还问候,近期有什么新鲜事。现在开口都很少了,大家活得都挺无聊。新鲜事要么和诗一起在远方闲逛,要么就近在咫尺,只是,在手机里。上个月同学聚会,因为喝的太多,大部分场景都没记住。回来想写点什么,记住的只剩下,...

妈妈种的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

不要跟科技同床共枕

你昨天晚上睡觉前干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你可能在一款电子设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读邮件、看网页、刷朋友圈。你这种情况绝非个例。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一项研究估计,58%的美国成年人在床上使用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

一个外乡人能记住的,都是这里的好

能把桌子摆到露天儿,味道能好一倍。要能直接摆街头,还能再加三成。不是说海边餐厅那种沙滩景致,那虽然好,但吃的成分小了。就街边小馆儿,支着大锅,车水马龙,有烟有火,店家勤快,收拾的干净,桌子上没有油。坐下来只为吃。这些年北京见不到了,本来或许有。但仿佛已是上世纪。从北京出去的...

我们要如何开发大脑“超能力”?

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有处理自己感觉和情感的特殊方法。例如,当我们感到压力很大时,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让自己平静下来。如果我们牙痛的厉害,那可以尝试冥想法来缓解疼痛。当我们感到失望的时候,我们想象自己置身于“快乐的地方”,以此鼓励自己。曾尝试过类似策略的人知道这些方法常...

你的故事,治好了我的内耗

那天,和一个与我同岁但在学术成绩上大大超过我的教授朋友聊天,他突然说:你知道的吧,我其实没读过大学。我惊得下巴要掉了,说:不可能吧。他说:我高中都没读过,我读的其实是中专。我问:是因为家里没钱?还是那时候贪玩?他说:我在村里是学习最好的,那时班上尖子生的首选是读中专,因为有...

我恨你,我爱你

我的妈妈在今年夏天做了子宫摘除手术。在这个满是演唱会的夏天里,我们约好一同去看几场演唱会的夏天里,她独自躺在病床上,耳边没有歌声,然后就被推入病房,好几次。我一开始很犹豫要不要动笔复述这段经历,我怕自己对于文字娴熟的掌握会令我的口吻显得鸡贼。那天妈妈和我说:“你看,抖音上这...

一沙一世界,小中有乾坤

从日本旅游归来,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林林总总,有一些已经捡出来写成了文章,余下的都束之高阁,堆在了记忆的储物架上。但意识里总觉得这些零散的见闻里含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却又看不明确。直到偶遇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才似乎有所顿悟。“柴门上代替锁的是——一只蜗牛”俳句是世界上最...

为什么看久了一个字就好像不认识?

每个识字的人都可能会有这种经历。其实不止是汉字如此,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在长时间凝视母语中某个字或单词之后,都会对它产生陌生感。可以简单测试一下,盯着下图,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是不是看到后面感觉快不认识“料”字了。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就发现了这个现象,1960年,心理学...

家可以常回,但不能久待

有个网友发帖:“我真的好矛盾啊,一边想逃离父母,一边又想挣很多钱,把最好的都给他们。一边觉得他们说话好过分,不考虑我的任何感受,一边觉得他们好辛苦,每一次我都在讨厌反感和心疼徘徊。家可以常回,但不能久待。”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有人说:“假期回家第二天已经这种感受了,好不容易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