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饮食男女 下的文章

人生不能像作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梁实秋:人间美味炸丸子

我想人没有不爱吃炸丸子的,尤其是小孩。我小时候,根本不懂什么五臭八珍,只知道小炸丸子最为可口。肉剁得松松细细的,炸得外焦里嫩,入口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盐吃,一口一个,实在是无上美味。可惜一盘丸子只有二十来个,桌上人多,分下来差不多每人两三个,刚把馋虫诱...

中国早就有豆腐了,还要“人造肉”干什么

‌‌“人造肉‌‌”这个词去年还默默无闻,今年却成了家喻户晓的新概念,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人造肉公司‌‌“超肉‌‌”(Beyond Meat)今年5月2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首日股价便暴涨163%,公司市值达到39亿美元,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上市首日表现最佳的美国公司。几...

又到了腌酸菜的时候了

深秋季节,又到了腌酸菜的时候了。十月末,正是大白菜卷心的好时候,东北的大白菜,一垄垄,一排排的站在地里,绿绿的叶子,淡黄色的芯,娇翠欲滴。要想腌制上好的酸菜,必须看着天气,等到结冰了,大白菜才会完全吸收晨霜夜露,天地精华。天气预报里说,明天夜间降温至零下一度,大妈们便大呼小...

李庄白肉:蒜泥味的家

中秋节,朋友驱车带我到望京一家苍蝇小馆解馋,据说是地道的宜宾夫妻店,一间店面,没有任何装修风格可言,来客大多是建筑工人、街坊老人。手指夹着一眼扫到头的菜单,白底红字,熟悉的菜名,泛起的唾沫往后一吞,‌‌“来个李庄白肉吧。‌‌”巴掌大的白肉,瘦多肥少,层层叠叠在盘子里铺成小山...

油了才解馋,真香

《武林外传》里,邢捕头沦落行乞回到七侠镇,吃个烧鸡丧心病狂。小米问他‌‌“这么油的你也敢吃?‌‌”邢捕头回了句神来之笔,没饿过的,没法铭心刻骨明白这句话:‌‌“油解馋!‌‌”我读《红楼梦》,给老太太上小食,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老太太问什么馅儿?婆子们回说‌‌“是螃蟹的。‌‌”...

贵阳,一条街刨三碗粉

贵州省是‌‌“嗦粉大省‌‌”,pao(二声)粉更是贵阳人的日常生活之一。就好像护国路,被都司高架桥路截成两段,护国路南有南门口肠旺面、李兰英粉面店,护国路北有指月素粉,走到头过街到了蔡家街口还有金牌罗记肠旺面,几乎每走几步路就是一个粉面馆。指月素粉的店小二跟我说,他们的小店...

深夜砂锅里的江湖味道

对我来说,晚安的牛奶,比不了一碗翻滚的砂锅,一个是温热的甜腻,另一个则是火热的温度和满满的充实感,填饱了胃和心灵,才有时间放空自己,好像生活里的烦恼和嘈杂都随着哗啦啦的砂锅粉丝灌进了肚子,温暖了全身。这可能是一个吃货的自白,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但是在深夜里,真正能慰藉人的,...

如果你想过秋天,请喝一碗酸萝卜老鸭汤

已经离开那个成长的小城三年了,来到也只有几百公里以外的城市上学。虽然在饮食上没多大区别,但好歹也算离乡,在嘴巴寡淡的日子,脑子里全是老鸭汤的滋味,在高三的苦日子里给我一丝安慰期待。整个高中我都是住在二伯家的,周一到周五都是在学校自己解决吃饭问题,高中的食堂不像大学那样让人中...

王蒙:我爱喝稀粥

在我的祖籍河北省南皮县,和河北的其他许多地区一样,人们差不多顿顿饭都要喝稀粥。甚至在米饭炒菜之后,按道理是应该喝点汤的,我们河北人也常常是喝粥。家乡人最常喝的是‌‌“黏粥‌‌”,即玉米面或玉米子熬的糊糊。乡亲们称做这种粥为‌‌“嚓(音ca)‌‌”,他们说‌‌“嚓锅黏粥‌‌”...

酥锅子

‌‌“酥锅子‌‌”,是地地道道的山东土词儿。这锅子和涮锅子的意思绝不相同,它是酥鱼、酥海带、酥藕、酥白菜等一锅所有酥菜的总称。在此地,只要吃过山西餐厅、致美楼等北方馆子的,大概总都尝过酥鱼。这酥鱼在外形上和江浙馆中的葱烤鲫鱼极相似,吃起来味儿略有不同。葱烤鲫鱼鱼骨也有酥的意...